目前国内铜雕技艺中杭州铜雕王、百年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领衔的杭州铜雕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传承技艺。朱炳仁是目前国内铜雕界唯一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泰斗。朱炳仁先生担纲了从雷峰塔到峨眉山金顶的当代十大铜建筑的建筑艺术创造,同时在视觉艺术创作中,传作出独具风采的铜书艺术、千姿百态的熔铜艺术、精微入妙的青铜藏书票艺术、铜雕电话卡艺术。“阙立”是他的艺术新思维的代表作。
铜雕的老字号品牌为“朱府铜艺”。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朝同治年间。1880年第一代铜艺匠人朱雨相在绍兴开设“义大铜锡店”,主要做些日常用品。由于价格公道,服务又好,工艺精湛,生意兴隆。
到了朱雨相之子朱宝堂手上“义大铜锡店”更名为“瑞昌铜店”,设在绍兴北后街83-85号(原地于2002年被拆),生意更加红火,并开三店一铺,产品销到京城。从此“朱府铜艺”名扬天下。
传到朱宝堂儿子朱德源这一代,战乱原因,被迫结束铜生意,并举家迁往杭州。解放后,公私合营,铜材料受到限制,祖传工艺仍然未能得到延续。朱德源开始走上专门研究铜艺书法之路,融入了杭州的打铜巷,铜艺又开始走向街头巷尾。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中国,“朱氏铜雕”传到朱德源长子朱炳仁手里,成为第四代传承人,从做铜字铜牌开始,重新寻找和再造“朱府铜艺”失落了的铜雕技艺,并发展为“杭州一绝”、“中国一绝”。
朱德源的长子朱炳仁成为“朱府铜艺的”自然传承人,他七岁随父迁杭,自幼深受父亲的艺术熏陶,一直在书画社学艺,他善于对传统铜雕艺术进行挖掘和研究,打破了铜雕“重刻轻雕”的传统制作方法,并总结出“朱府铜艺”七大祖传绝活,使该工艺突破了书画禁忌,真正做到“书、画、刻、雕、锻、铸”六位一体,开创了杭州铜雕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新一代杭州铜雕的传承人,他继承了“朱府铜艺”的铜雕技艺,从工艺和理论两个角度,对发展铜雕工艺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给铜雕艺术带来新的活力,“朱府铜艺”的后代朱炳仁迎来了恢复和发展“朱府铜艺”的绝佳时机。朱炳仁创立了“朱炳仁”铜雕的新品牌,研发出62项铜雕国家专利技术,用现代科技建造了杭州雷峰塔、桂林铜塔、常州市天宁寺宝塔、灵隐铜殿、钱王祠铜献殿、绍兴步行铜桥、武汉琴台大剧院、四川峨眉山金顶铜殿、台湾金陵寺祖师庙等大型“中国当代铜建筑艺术”工程30多项,其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组织部以及国家博物馆收藏。
进入21世纪,形成了新的铜艺术体系,以“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为核心的“杭州铜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雕工艺遍布大江南北,莆田铜雕、唐县铜雕等。莆田铜雕艺术中,铸出的铜件的纹理和图案丝毫不差,超大型传统铜雕,即使高达108米,也能做到准确无误。在莆田梅峰寺,有一口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由名匠蔡通铸造的铜钟,敲击时声音洪亮,五更时分可传至20公里远,且音有扬抑,有诗赞道:“何处钟声出晓烟,梅寺别有上方天……清音可卜阴阳事,还忆当年蔡氏贤。”所以有“梅寺晨钟”之称,成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